杂谈二题
喆夫
“喜”从何来
谁都知道“喜”是高兴、欢乐的意思,然而对于“喜”字从何而来,却至今是一宗尚未断清的悬案。
“喜”字出现很早,殷商前期的甲骨文中就已出现,且古今的字形变化不大。许慎在《说文解字》里这样解释:“喜,乐也。从壴从口。”可是许慎并没解释“从壴从口”何以为“喜”。清人段玉裁和朱骏声作了说明,他们认为“壴”是“鼓”的本字,其甲骨文象形为一面饰着羽毛的鼓立于架上,“喜”下的口是笑口常开的意思。古人有架鼓而鸣以志喜庆的礼俗,故“喜”字从壴从口是一个“闻乐则喜”的会意字。
但是后来有人对此提出异议,他们认为“喜”字是“饎”(读“希”,也读“赤”)字的省文。“饎”字的历史也可上溯到殷商早期,《殷商文字甲编》中就已有其雏形。东汉经学家郑玄在《毛诗传笺》中解释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里的“同我妇子,馌彼南亩,田唆至喜”时,认为是老婆孩子来送饭,一送送到地南边,农夫老爷笑开颜,所以他认为诗中“喜”字应读“饎”,饎,酒食也。宋人《集韵》里也认为“饎或作喜”,可见喜、饎二者在古代是通用的。今天的《辞海》里释义“喜”字时也把“饎”当作酒食解释,可见饎是指吃喝的。如此看来,“喜”字源于人们享受美味佳肴时的快乐。
以上二说均具有权威性,于是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喜上之壹,既可解释为羽饰下的“鼓”,亦可解释为盛著热气腾腾熟食的“豆”(器皿)。鼓在先民的生活中虽可表示喜庆,但更多的是用于战场上,往往使人闻之心惊,因此,与其说“闻鼓则喜”,毋宁说“闻食则喜”的解释更好一些。
以上说的是“喜”字的来源,至于“喜”字的使用,除了本义快乐、高兴之外,引申义也有很多,还可用做喜爱、爱好,例如:三国时嵇康的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里有“卧喜晚起,而当关呼之不置”,宋代苏轼《喜雨亭记》里有“古者有喜,则以名物,示不忘也”, 都是指的喜庆之事。
“喜”还可指怀孕,《红楼梦》第十回中说“叫大夫瞧了,又说并不是喜”,第二十一回说“姐儿发热是见喜了,并非别症”,这里的“喜”都是指的怀孕。
“福”字倒贴
倒贴“福”字是我国民间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,追溯求源,“福”字倒贴的传说大致有三种版本。
一、将错就错 清代有一年除夕,恭亲王的大管家让人把“福”字贴在大门上,谁知这个下人目不识丁,竟把“福”字贴倒。恭亲王自然十分生气,幸亏大管家脑瓜灵活转得快,他立马跪下回禀:“奴才常听人说亲王福大寿高,如今‘福’是真的到(倒)了,此乃吉祥之兆啊。”恭亲王听了转怒为喜,并重赏了大管家和家人。后来人们便纷纷效仿,春节时便有意把“福”字贴倒,以图吉利。
二、平安消灾 明代有一年除夕,朱元璋到一小镇微服私访,看到一帮人正围着一幅绘有“一个赤脚女人抱个大西瓜”的漫画议论不休,误以为人们在讥讽他的马皇后,因为马皇后脚大肚圆长得丑。朱元璋回宫后,差人前去摸清那些参与围观者,在参与围观者家门上贴一个正写的“福”字,而在没有参与围观者的家门上贴一个倒写的“福”字,以示区别。第二天(正月初一)派出兵士到贴有正写“福”字的人家去抓人,而贴有倒“福”字的人家都平安无事。从此每到农历除夕,人们便会在门上贴一倒写的“福”字,以此消灾。
三、避穷神 相传子牙被封神时,他老婆也要受封,姜太公说:你嫁到我家害得我穷了一辈子,要封也只能封你一个穷神。姜的老婆想了想后说:穷也好,富也罢,只要是神就行,可是人人都怕穷,我能到哪里去?姜太公说:穷和福是不相容的,“福”到(倒)的地方你就不要去了,别的地方都可以。从此,人们为了躲避穷神,除夕那天会在家门上贴一个倒着的“福”字,寓意是远离穷神,恭喜发财。